


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,围绕此热点话题,媒体热切关注通威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。对此,张总表示,通威成立43年来,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,科研经费遵循“上不封顶、下要兜底”的原则。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成果转化,如今,通威已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农牧企业。丰厚的成果依靠的是过硬的科研实力,目前通威农牧拥有超700人的科技人才团队,建立16个各级研发平台,累计获得51次各级政府表彰,申请专利超1200项,主持/参与制修各类订标准38项,主持参与各级政府项目近百项,企业自主研发项目600余项。多年来,通威在推进核心技术成果产业化,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水产饲料稳产保供,保障水产品食品安全和助力脱贫攻坚,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张总表示,通威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,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生物合成学,目前我们正在从事的微藻项目研究,也就是现在比较热的“细胞工厂”的概念。希望通过生物合成学和未来的细胞工厂,能够开拓出更有技术创新性的产品。未来不仅实现通威自身的技术突破,还能与产业链上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,携手共创共赢未来。
“高度、深度、温度—2025通威农发好产品年”启动仪式
本次大会期间,“高度、深度、温度—2025通威农发好产品年启动仪式”隆重举行,张总现场致辞表示通威农发将继续深入“好产品年”,从技术高度、产品深度、用户温度三个方面持续强化。与此同时,在与行业同仁交流中,通威也提出要做行业高质量发展“共建者”,对此,张总表示,近年来,水产品价格持续低迷,原料以次充好等行业乱象层出不穷。时值旺季,一年的收成在此一战,只有看得见的效益,才能得到养殖户的信任。通威有足够的实力保障产品的高质稳定,公开承诺养殖效果,坚持为养殖户做好产品质量、提升用户效益,以坚定的态度和底气,为养殖户增效降本保驾护航。同时,通威技术体系专家全员深入养殖一线,解决用户的痛点需求。通威服务体系全年围绕养殖户开展服务超23万次,近几年累计帮扶近千名客户销量突破千吨大关。40余年来,通威已累计帮扶上千万用户养殖成功。如今,“好产品年”计划持续深化,通威也会继续在产品、技术、资金上为客户提供支持,致力于帮助每一位水产从业者做大做强,科技高度、产品深度、用户温度,持续助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。
通威股份副总裁、通威农发总经理张璐
针对未来通威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前瞻布局,张总表示,43年来,在刘汉元主席带领下,通威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,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一号文件都再次强调“要树立大食物观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”。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宏大战略中,渔业水产被赋予关键使命。通威在过去、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是紧贴国家战略、社会需求。未来研发方面,第一是精准配方营养需求的研究。这方面,多年来国内国外都在推进,但随着时间的变化,各养殖品种,不管是品系、养殖环境还是养殖模式,包括配方结构和组成都在变化,所以需要持续不断开展下去。第二是改善养殖动物体质、提升健康度和成活率,改善肌肉品质、风味和口感等方面研究;第三是通威近几年始终坚持推进的智能化、工厂化循环水养虾,通威未来将规划100万吨虾的养殖体量,同时会根据养殖效果跟虾价的行情来调整推进的节奏。同时,通威也在布局微藻等前瞻性研发方向,希望通过光-电-微藻相应的转化率提升和相应的设备研发,降低微藻成本并尽快应用到水产行业中。甚至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,微藻技术有可能会很快走到人类的食品中去。